九创盘点:我国再制造循环利用行业政策与法规有哪些
再制造循环利用行业的政策与法规体系不断完善
来源:九创 作者:九创 日期:2025-06-23
中国再制造循环利用行业的政策与法规体系近年来不断完善,旨在推动资源高效利用、减少环境污染,并促进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。以下是该行业的主要政策与法规框架:
1. 国家层面政策支持
《“十四五”循环经济发展规划》:提出到2025年主要资源产出率比2020年提高约20%,重点支持再制造产业发展,推动汽车零部件、工程机械、机电产品等领域的再制造。
《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》:强调健全资源循环利用体系,推动退役动力电池、光伏组件、风电机组叶片等新兴废物的循环利用,并支持再制造产品的推广应用。
《关于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法规政策体系的意见》:支持建立发动机、变速箱等汽车旧件回收、再制造加工体系,完善机动车报废更新政策。
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:新增资金重点支持“两新”项目,包括再生资源精深加工、废旧动力电池拆解、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回收利用等再制造相关领域。
2. 行业规范与标准
《机电产品再制造行业规范条件》(2024年实施):由工信部发布,明确再制造企业的准入标准,要求企业具备拆解、检测、修复等能力,并建立质量管理体系。
《加快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实施方案》:提出到2025年提升再生资源行业水平,推动动力电池梯次利用,培育骨干企业。
《促进工程机械再制造体系改革方案》(湖南):构建标准、平台、产业、服务、政策“五位一体”的再制造体系,支持再制造产品出口。
3. 重点领域政策
(1)汽车零部件再制造
国家发改委支持建立发动机、变速箱等旧件回收体系,鼓励再制造企业与拆解企业合作。
2025年政策扩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范围,包括国四排放标准燃油车。
(2)新能源设备再制造
退役动力电池、光伏组件、风电机组叶片被列为重点回收利用方向,支持梯次利用与再生利用示范工程。
(3)电子电器再制造
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,推动规范化拆解。
4. 地方与企业实践
中国资源循环集团:获国家支持设立全国性资源回收平台,推动“两网融合”(生活垃圾收运与再生资源回收)。
湖南自贸试验区:建设工程机械再制造基地,搭建溯源管理平台,推动再制造产品出口。
莆田市资源循环集团:全国首个地市级资源循环集团,推动区域化回收网络建设。
5. 国际经验借鉴
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(EPR):中国在汽车、电器电子、铅蓄电池等领域推行EPR,要求企业负责回收与再制造。
香港《2025年促进循环再造条例草案》:拟推行“按金返还制度”,提高塑料回收率至70%以上,值得内地参考。
6. 未来趋势
数字化与智能化:区块链溯源、AI拆解机器人等技术将提升再制造效率。
绿色金融支持:超长期国债、绿色信贷等政策将加大对再制造项目的资金扶持。
总结
中国再制造循环利用行业的政策体系已形成“国家规划+行业标准+地方试点”的立体框架,未来将重点推动新能源汽车、风电光伏、机电产品等领域的再制造,并通过财税、金融、技术等多维度支持行业发展。企业需关注政策动态,合规经营,并积极应用智能化技术提升竞争力。